缅怀英烈,传承红色基因——草业本科生党支部举办红色家书分享活动

2024- 04- 23

在清明节之际,为进一步缅怀革命英烈,传承红色基因,草业本科生党支部于4月14日举办红色家书品读分享活动,此次活动通过四名党支部同志通过展示和分享革命先烈的家书,让更多人感受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以及先烈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对家国的深厚情感。

党日活动现场,支部党员聚集一堂,共同聆听那些穿越时空的家书故事。这些家书不仅记录了先烈们在革命斗争中的艰辛历程,也承载着他们对亲人的深情嘱托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每一封信都如同一块历史的碎片,拼凑起一幅幅鲜活的革命历史画卷。

李必永介绍了任弼时致父任思度的家书。作为我党的早起领导人之一,为了国家,为了理想,任弼时同志在青年时期计划赴苏俄进行留学。父亲考虑到儿子要去一个陌生而遥远的国度学习,心中还是很不舍,来信希望他能在上海谋事。再这样的背景下,任弼时与父亲回信,表达了自己的理想与抱负,以及对父母家人的牵挂,同时也在信中消除父母对儿子远行的担忧。体现了任弼时同志既胸怀远大理想,又为父母亲人考虑的家国情怀。

李创辉介绍了张太雷给妻子的一封家书。1921年初,张太雷受中国共产党发起组的委托,赴苏联伊尔库茨克,任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中国科书记。行前,他给新婚两年的妻子陆静华写了一封信,信件字字珠玑,表达了张太雷对其妻子的劝勉与鼓励,以及追求理想、追求知识的决心,信中也体现了张太雷不慕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操守。

俞点分享的是陈毅给堂兄陈修和的家书,1949年1月7日,时任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陈毅,给堂兄陈修和写下这封家书,充分肯定了他在沈阳解放中的正义行为,是对“国家人民的极大贡献”;同时热切期盼与堂兄离别二十年后的团聚。信中陈毅热情憧憬着新中国的美丽蓝图,“我辈均属穷小子出身”,“能亲见新中国建设和人民翻身,应大为快慰”,鼓励堂兄在新中国的建设中做出更大贡献,“与人民事业结合必能长展骥足”。信的落款仲弘是陈毅的字。同时陈修和也不负期望,在解放军接收沈阳兵工厂后,带领工人修好了仅有的几门155毫米重炮,在平津战役中起了很大作用。

刘易炆分享的是一封特别的家书,是朱杏南写给家人的遗书。本来从事中医学习的朱杏南并未成为一名医生,而是走上了革命道路,并为此付出了一切,包括生命。但是对于此,朱杏南始终没有后悔过,并“引为无上光荣”。在遗书中,朱杏南对家事田产及女儿做了安排,尤其鼓励家人要追求自由,推翻压迫。他写道:“……处处去找光明而快乐的路,运用自由自主的权威,将旧社会的一切伪道法都打破它……”

此次分享活动不仅是一次历史的回顾,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它让我们明白,革命先烈的牺牲和奉献是新时代青年应当继承和发扬的精神财富。通过这样的活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同时也能够激发我们青年一代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总之,通过一封家书分享活动,我们不仅缅怀了革命先烈的伟大事迹,也进一步坚定了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决心。让我们携手前行,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续写属于我们的历史篇章。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