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三名学子顺利完成北京冬奥志愿服务工作

2022- 02- 28

在北京2022冬奥会期间,草业科学与技术学院共有三名志愿者参与此次冬奥会的服务工作。他们积极助力保障赛会顺利运行,传递温暖的正能量,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志愿精神的实质内涵,成为“一起向未来”的重要力量。随着北京2022年冬奥会圆满落幕,草业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冬奥志愿者们的服务保障工作也成功告一段落,一起来看看他们此次北京冬奥志愿经历的感受吧。


段丽辉

我是即将加入邵新庆教授团队的学生,段丽辉。有幸在本次北京2022冬奥会中担任延庆赛区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奥林匹克大家庭交通助理一职,主要负责奥林匹克大家庭成员及随行人员的行程安排及引导工作。

从最初志愿者招募开始,到入选,再到真正进入闭环、上岗服务,我的心路历程大致发生了如下改变:一开始面试的小小紧张和期待,到后来入选时的欣喜,到初至场馆的新奇,再到赛时的疲惫……虽然赛前已经对可能遇到的突发情况有了心理预期,但是事实依旧证明,变化总比计划多:作为从交通领域借调到礼宾领域的志愿者,时常需要为临时规划路线、再以流利口语将想法传达给宾客。

原本一直以为志愿重在“服务”,可最近却改了想法——志愿重在“帮助”,它不仅包括志愿者对运动员、媒体、赞助商、官员、观众等群体的帮助,更包括志愿者彼此间的帮助。本次赛事收获了4枚徽章,每1枚都象征着一段友谊。

总之,我非常高兴、也很感激能有机会参与这种级别的赛事、遇到交通和礼宾2个领域可爱的同学们和经理们以及OFA们,在延庆的经历和感受难以言喻,唯有记忆珍藏于心。

最后,感谢院、校对志愿者团体的关心和指导,帮助我们更好的胜任工作、克服困难;感谢老师对我的关注与支持,让我奉献青春的同时传递热爱与担当。


石金玉

能够成为冬奥会志愿者是我莫大的荣幸。19年我步入农大,看到冬奥会志愿者招募,我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全校共有几万报名者,经过层层筛选,成为最后的两百多名志愿者真的很不容易。

2008年北京奥运会,农大承办了两场比赛。2022年北京冬奥会,农大志愿者是雪车雪橇场馆的主责志愿者。北京成为第一个“双奥之城”,农大也与奥运有了“双奥情缘”。有幸见证国家的飞跃,真的非常激动。

我是国家雪车雪橇中心,赛事服务志愿者中的一名。每场比赛前三个小时,志愿者就会抵达场馆,进行准备。志愿者会以整齐的仪容仪表和最专业的态度,欢迎观众到达,热情地和观众打招呼,为观众指路,回答观众的疑问。在观众全部退场之后,志愿者才会离开岗位。无论白天还是黑夜,晴天或是暴雪,我们都以最饱满的姿态面对观众。

在男子钢架雪车项目,我国运动员闫文港取得第三名的好成绩,夺得铜牌。这是我国在这个项目拿到的第一枚奖牌!现场的观众沸腾起来,能亲眼见证这巨大的进步,大家的激动难以言表。

在延庆的二十七天,冬奥会志愿服务的十六天,会成为我人生中最深刻的回忆。每一位志愿者,都是我的“战友”。我会永远记得2022年在北京点燃的奥运圣火,记得我们所有人的冰雪之约。


朱晓萌

一开始我觉得城市志愿者的工作特别无聊,我们而这种认知却在一次又一次的志愿活动中发生彻底的改观。在寒冷的冬夜驻守了三个小时站在路旁做引导,观众的一声辛苦却可以带走所有的疲惫与寒冷。每一次工作结束都能得到赞美和认可。我向347辆车挥手,却能得到每一辆车的回应。即使我们看不到开幕式闭幕式精美的表演,在鸟巢烟花盛放的时候我们因为即将奔赴工作岗位而不能驻足欣赏,但是观众们对我们的肯定,对农大学子的肯定却是我心中最幸福绚烂的烟花。加入城市志愿者这个大家庭的我们,来自不同的院系,不同的年级,因为一场特别的盛会而聚集,在活动中互相帮助,彼此分享学校生活,这一段难忘的经历将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我们志愿者的坚守与担当、进步与成长,将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在冬奥会这个万众瞩目的赛场上转化为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行动力,这种亲历见证的过程是最令人难忘的。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