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公出访回国总结报告公示

2025- 06- 19

一、出访的基本情况

应意大利帕多瓦大学Paolo Berzaghi教授邀请,杨雪萍博士后于2025年6月5日至13日对意大利进行了学术访问。本次出访的核心任务包括:进行近红外光谱技术在饲草加工领域的学术研讨,就饲草加工、利用及检测技术开展深入交流;围绕共建国际饲草快速检测联合实验室事宜进行磋商,旨在深化双方在学生联合培养、合作科研(聚焦青贮发酵、副产物资源化利用及近红外快速检测)等领域的协作,从而拓展中国农业大学与帕多瓦大学的合作内涵;同时,参与第22届国际近红外光谱学会议,进行学术交流与技术学习。

二、出访取得的成果

(1) 初步达成“饲草近红外检测国际联合实验室”合作意向

与帕多瓦大学Paolo Berzaghi教授及来自其他国家的13位专家学者,就联合创建“饲草近红外检测国际联合实验室”达成初步意向。该实验室旨在构建一个国际化的科研与教育合作平台,推动双方在学术交流、人才联合培养、合作科研及国际项目申报等领域的协同发展。未来,该实验室将作为深化合作的核心载体,重点推进以下工作: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学分互认,激励学生参与双方合作研究项目;互派研究生、博士后进行中短期科研交流,提升研究能力与国际视野;在共同关注的科研方向开展联合研究,合作发表论文并共享成果;协同申请国际科研合作项目与基金,联合实施项目管理、技术开发与成果转化。

(2) 参加第22届国际近红外光谱学会议,收获颇丰

本次出访全程参与了为期5天的国际近红外光谱学会议。会议汇聚了全球400余位来自学术界、产业界及技术开发领域的专家学者。与会代表共同探讨了近红外光谱技术的传承、创新与未来应用前景。

会议期间,系统展示了我校在近红外快速检测领域的研究成果——《CNN-based Methods vs. kNN-Weighted PLSR: A Comparative Analysis for Protein and ADF Prediction Across Multi-Product Feed》,获得了国际同行的高度关注与积极评价。同时,成功拓展了国际合作网络,与意大利、德国、日本等国在农业检测、仪器研发领域的顶尖研究机构及专家建立了联系,为未来的技术交流、数据共享及潜在的多边合作项目奠定了良好基础。此外,通过与全球产业界代表的深入交流,精准把握了饲草产业链对便携式设备、模型鲁棒性及全链条快速检测技术的迫切需求与实际应用瓶颈,为后续技术研发的产业适配与推广策略提供了关键依据。

三、出访体会建议

本次出访深刻体会到,深化与帕多瓦大学等国际顶尖机构的合作,是提升我国饲草近红外技术工程化水平的重要途径。国际会议中产业界对便携设备、模型稳定性及全链条快速检测方案的迫切需求,凸显了以实际问题为导向开展技术攻关的必要性。建议:加快落实联合实验室的筹建与运作,同步建立规范化的学生联合培养机制,选拔优秀研究生、博士生赴意大利参与国际课题研究;协同国内行业领先企业,共同开展实验课题研究,着力解决便携式近红外设备在饲草产业应用中的关键需求。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积极推进“饲草近红外检测国际联合实验室”合作协议的签署与实施,鼓励和支持研究生赴合作方实验室进行短期科研交流,提升研究能力与国际视野,全面夯实国际合作基础。

出访期间实际日程安排 (杨雪萍) .pdf《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报告表》 (杨雪萍).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