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报》刊发学院教师参与科技特派团报道:播撒科研“种子” 赋能乡村振兴

2022- 09- 09

以科技特派员身份为乡村振兴注入科技新动能

——中国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师积极参加国家科技特派团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 郭丁源

 

714日,是中国农业大学教职工暑期轮休的第一天;这一天,结束了一学期忙碌的教学科研工作后,国家牧草产业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张英俊又马不停蹄地带领团队赶往宁夏西吉县,开展科技帮扶。

截至目前,中国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与技术学院已有9位教师入选国家科技特派团队伍,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立草兴农,这些教师将科研作在了祖国的大地上,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全新的科技动能。

 

技术培训保障事半功倍

作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西吉科技特派团牧草产业组组长,张英俊在仔细了解当地状况后,提出要选择合适的苜蓿和青贮玉米品种,解决植物自身生产再生能力不足问题。“从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引进合适的小型机械,提高牧草收割能力,保证牧草产量,通过苜蓿套种青贮玉米实现草地的高效生产。”张英俊分析,还要通过种草和养牛的有机结合,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实现循环生产。

据悉,目前西吉县内紫花苜蓿留床36.1万亩、青贮玉米40万亩、一年生禾草3.75万亩,年产干草及秸秆年50万吨、调制加工青贮饲草200万吨以上,全县肉牛饲养量38.3万头,肉羊饲养量63万只,饲草产量完全能够满足现饲养需求。但是,苜蓿草地退化严重,新种植草地受干旱、杂草、病虫鼠害危害严重,管理水平不高,机械化作业水平低,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制约了产业的高效发展。

在提出建设性意见后,张英俊还就“紫花苜蓿套作青贮玉米高效生产技术”的先进性、引领性及技术要点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科技特派团其他成员围绕着牧草产业的发展也开展了相关技术服务培训。

通过技术培训,进一步提升了西吉县草畜产业的发展,增强了企业、合作社进行种草养畜的信心和决心,达到了科技服务助力产业发展的目的。

 

一流学科担当强化科技人才支撑

据悉,国家科技特派团是由中央组织部会同农业农村部、科技部、教育部、国资委、国家乡村振兴局,从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和地方农业系统精心遴选推荐的1089名高层次高水平产业技术专家组成,集中支持全国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着力推进乡村产业发展,强化科技和人才支撑。

此番在中国农业大学社会服务处的积极协调下,草业科学与技术学院9人入选的重点帮扶县,覆盖内蒙古、甘肃、宁夏、青海、四川等5个省区、16个重点帮扶县,主要对接帮扶的产业除牧草外,还涉及草地生态管理和肉牛牦牛产业等。他们中间既有一人承担多个重点县帮扶任务的,也有组团帮扶单个重点县的;既有承担一般成员落实任务的,也有承担产业组长牵头任务的,还有以顾问形式参加的;对口重点县中既有平均海拔超过4200米的杂多县,也有红军长征过草地时经过的若尔盖县,还有《山海情》故事里西海固中的西吉县。张英俊表示,在160个重点帮扶县中,涉及需要牧草产业帮扶的就有四十多个县,排名第四,牧草产业是广大牧区核心产业。

为全面支持学院科技特派团成员工作,动员全院教师参与帮扶任务,此前325日,草业学院就召开了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科技特派员工作动员会,院党委书记李鹏表示,科技特派团是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要部署,是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服务的一个重要渠道,也是青年教师深入基层了解产业需求的重要途径,希望更多的青年教师参与到科技特派团的任务中来。

“科技特派团工作将持续三年,是学院‘十四五’期间社会服务工作中的一项重点任务,希望能有更多青年教师参与到科技帮扶工作中,在服务乡村全面振兴中助推牧草产业高质量发展,把论文书写到祖国大地上,我们要在服务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不断提升视野、格局和能力,有效提升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质量和水平。”李鹏指出,设立科技特派团是党中央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的重要举措,更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的重要指示精神的实际行动。他表示,会协调学院给予特派员工作以最大的支持,担负起一流高校、一流学科的责任和使命,用实际行动许党报国,立草兴农。


《中国改革报》2022年9月9日6版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