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5心理节 | “心声音·心健康”心理微课大赛
2018- 04- 08
一、 活动名称
“心声音·心健康”心理微课大赛
二、 活动目的
见微知著,小课堂大教学。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授课方式,越来越广为人知。组织开展“心声音·心健康”心理微课大赛,旨在:以课为引,促进学生在学习中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以教为形,促进学生在传授中感受自己的心理状态。结合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思考和传授辅以新媒体平台,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传播当代大学生正能量的“心声音”,培育当代大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活动依托2018年首都大学生心理健康节“新时代,心梦想,心健康”的主题,围绕“心声音,心健康”主题,开展大学生心理学知识学习与传授活动,结合自己亲身经历,通过新媒体平台借助微课形式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实现心理健康科普和教育,提升学生参与度,促进学生表达心声。
三、 活动对象
北京高校全体在校大学生,可以个人创作,也可以集体创作,集体创作不超过3人。
四、 活动时间
2018年4-5月
五、 活动形式
(一)作品要求
1.作品内容:结合“心声音·心健康”主题,围绕“学会适应”、“自我认识”、“情绪管理”、“压力应对”、“人际和谐”、“珍爱生命”等关键词,讲授一堂简短精致的心理微课。
2.作品形式:以视频形式进行呈现,一份作品不超过5分钟。视频内可以配合讲解所需的文字、图表、PPT等进行录制,视频内不允许出现作品名称、作者的学校、姓名、联系方式等信息。若必须出现,采用化名形式。
3. 作品内容积极向上,禁止辱骂、诽谤、黄色、暴力等不良信息。严禁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内容。
4. 参赛作品必须由参赛者本人原创,严禁剽窃、抄袭,参赛者应确认拥有作品的著作权。主办方不承担包括(不限于)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著作权、商标权等纠纷而产生的法律责任,如出现上述纠纷,主办方保留取消其参赛资格及追回奖项的权利。关于剽窃、抄袭的具体界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相关规定。
5. 主办单位对参赛作品有收藏、展览、研究、出版及宣传权,不再另付稿酬。
(二)参赛要求
1、以学校为单位统一提交参赛作品,恕不接受个人单独提交作品,每所学校推选不超过3份作品参赛。
2、作品需提交不超过5分钟的视频(视频格式为mp4,视频大小不超过20M)以及视频内容的文字稿。需同时提交作品名称(10字以内)和作者信息(姓名、学校、联系方式)。
3、各高校将所有参赛作品整理压缩成rar格式,发送到中国农业大学心理素质教育中心指定邮箱xlzx@cau.edu.cn,邮件主题注明“参赛学校+心理微课大赛”,过期不候,请以收到回复邮件为准。
(三)作品评比
所有参赛作品将采用线上大众投票和线下专家评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比,对个人作品的质量进行综合考虑,从真实性、主题性和感染性等方面进行评价。
六、 活动流程
(一)准备与宣传阶段(2018年4月上旬)
各高校根据本校情况展开活动宣传,确定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案。
结合彩喷、宣传彩页、班级心委宣传与微信公众号线上线下共同宣传,使同学们了解活动。
(二) 活动实施阶段(2018年4月中下旬-5月初)
各高校可基于本方案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进行线上活动,通过微博、微信、网站等相关公众平台进行活动宣传及作品征集、展示、评选;也可根据具体情况开展线下活动,如与学校电视台合作做宣传、征集、展示、评选等。
(三) 活动评选阶段(2018年5月中下旬)
参赛作品先由各高校自行评选,并于5月10日前推选3份作品(请按推荐意向进行排序,最推荐的排在最先)发送至大赛组委会邮箱xlzx@cau.edu.cn,邮件主题注明“参赛学校+心理微课大赛”。主办方将统一将作品在微信公众号“中国农业大学沁心港湾”集中展示一周,联合中国农业大学电视台进行播放。接受大众的投票评选,投票结果占总成绩的40%。后由主办方组织北京高教学会心理咨询研究会专家评委打分,评分结果占总成绩的60%。综合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分别占投稿总数的5%、10%、15%。
七、联系方式
黄凯 51423512
中国农业大学心理素质教育中心
2018年4月